上海软件中心陈敏刚荣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5月9日,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世博中心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会议并向广大劳动者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永葆工人阶级政治本色,脚踏实地当好建设者、奋斗者,奋发有为建新功、创新业,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蔚然成风,为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软件中心陈敏刚在会上被授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陈敏刚深耕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交叉研究,在人工智能应用、治理与测评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他三次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2020年度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执着专注、争创一流,支撑筹建上海首家生成式人工智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人才项目。他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牵头研制《计算机视觉系统测评规范》等标准,为填补上海市在人工智能测评标准领域空白贡献了关键性创新力量。他身体力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锚定目标启新程 责任在肩共奋进
——上海软件中心召开责任书签约会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十二届市纪委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以及上海科学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加强上海软件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稳定工作,推动上海软件中心2025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近日上海软件中心召开2025年度责任书签约会议,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各部门、控股及全资公司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中心党总支书记与班子成员依次签订2025年度“一岗双责”责任书,与各党支部书记签订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与各部门、控股及全资公司负责人签订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与班子成员逐一签订2025年安全稳定保密工作责任书。随后班子成员分别与各自分管部门负责人签订2025年安全稳定保密工作责任书。中心主任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责任书签约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责任书签约重在落实。安全保密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防线,必须将安全保密意识深度融入每个工作环节。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要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守廉洁自律底线,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以目标为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会议指出,全体成员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将责任意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将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任务件件落地、目标事事见效。全体同志当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新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为推动中心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软件中心入选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非总包服务商名单
近日,《关于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名单的公示》发布。经各服务商提交申报材料、专家评审等程序,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软件中心)成功入选为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非总包服务商名单。连续3年入选,是对上海软件中心多年来服务企业智改数转方面积累的经验及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上海软件中心在智能工厂评估诊断领域持续创新和卓越服务的充分认可。
图 1 关于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名单的公示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服务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质效的重要支撑。作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I类服务机构,上海软件中心已服务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取得CMMM证书,荣获各级智能工厂称号。未来,上海软件中心将持续深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重点助力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以评促建、逐级发展,推动全省制造业加速升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关于我们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是于1984年由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全国首批6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机构。上海软件中心工业智能部门由博士领衔,拥有近100人的从事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技术团队。上海软件中心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等多项国家标准。
近年来,上海软件中心入选上海市级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同时入选闵行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及长三角地区多地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名单,为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诊断、咨询、评估及智能化改造方案规划、建设等服务。上海软件中心将持续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
——上海软件中心签约入驻静安科学教育数字地图
2025年5月13日,静安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发布会暨静安教育学术季第九季闭幕式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成功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龙婉丽出席活动。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软件中心)作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入驻单位受邀参会,共绘“静安科学教育数字地图”版图。
(活动现场)
会上,上海软件中心党总支书记闵国全作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入驻单位代表参与签约仪式。静安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邱中宁提出科学教育要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依托科学教育数字地图整合多方资源,推动科学教育资源共享与深度对接。
(签约仪式)
在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双减”政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静安区积极探索,率先推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平台,深度整合优质校外资源,巧妙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一套涵盖线上、线下场域的科学教育支持体系。作为科学教育数字地图的入驻单位,上海软件中心将积极发挥作用,在线下面向学生开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在线上提供软件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相关的教育资源,助力构建静安区协同育人网络,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
作为上海软件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力量,上海软件中心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持续推动科技人才培养与公众素质提升。未来,上海软件中心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科技普及与人才培养工作,助力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赛促学强本领,以学铸魂强担当
——上海软件中心2025年五四青年节活动暨第十一届“春蕾杯”专业知识竞赛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激励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于5月23日下午,在市北基地举办2025年五四青年节活动暨第十一届“春蕾杯”专业知识竞赛。以专业知识竞赛为舞台,增强团员青年的纪律意识和安全保密意识,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商密等专业知识积淀,展现上海软件中心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上海软件中心党总支书记闵国全、上海科学院团委书记章宬诗、上海软件中心团员青年代表等共同参与。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帷幕。上海软件中心党总支书记闵国全向在场青年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与科技事业;二是保持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三是勇于担当实践,在关键项目中锤炼本领、推动创新。他号召广大青年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结合中心主责主业,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光辉篇章。
(党总支书记闵国全致辞)
本届“春蕾杯”专业知识竞赛共设6支参赛小组,竞赛内容紧密结合中心主责主业,围绕党章团章、安全保密规范、数字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新趋势等内容展开角逐。竞赛共设必答题、抢答题、抽选题三大环节,形式多样、节奏紧凑。比赛过程中,六支队伍你追我赶、各展所长,现场气氛热烈紧张。选手们思维敏捷、沉着应对,在一问一答间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队员间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春蕾杯”竞赛现场)
赛后,由上海软件中心团总支书记乔慧琴宣读2024年度优秀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第十一届春蕾杯知识竞赛获奖名单,闵书记为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为。
(优秀团员)
(优秀青年志愿者)
章书记为荣获“春蕾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队伍颁发荣誉证书。
(“春蕾杯”获奖小组)
(活动合照)
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活动在激昂的团歌声中落下帷幕。这次知识竞赛,是一次检阅,也是一次展示,充分体现了上海软件中心青年员工紧跟时代脉搏、主动学习进步、积极投身中心发展建设的良好精神风貌。
青春的征程永不停歇,使命的接力薪火相传。上海软件中心团员青年将继续传承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锐意进取担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勇毅前行,以坚定的信仰、昂扬的斗志、务实的行动,彰显青春本色,勇立时代潮头。
“探秘星辰大海,科技与童趣同行”
——上海软件中心庆“六一”活动圆满举行
5月23日至25日,上海软件中心以“探秘星辰大海,科技与童趣同行”为主题,为职工家庭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天文探索之旅。百余组家庭齐聚上海天文馆,在浩瀚宇宙中解锁科学奥秘,共度欢乐六一!
奇妙旅程,开拓视野
活动以天文馆三大主题展区“家园”“宇宙”“征程”为主线,孩子们跟随专业讲解员,穿梭于陨石展品、球幕影院和科幻体验区,触摸星空、对话宇宙。在“好奇星球”儿童乐园,萌娃们化身“小小宇航员”,通过趣味互动游戏感受活科学魅力;而“航向火星”展区更是点燃了亲子家庭的科幻热情,家长们直呼:“孩子玩得开心,还学到了知识!”
(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展)
科技星光,照亮未来
活动现场推出两场创意科普演出。科学实验表演《“凝”好》以“外星来客探秘地球”为背景,通过喷枪实验、疏水测试生动演绎气凝胶耐热抗寒、柔软疏水的特性及其在航天与日常的广泛应用,孩子们直呼“科学像魔法!”;科普短剧《牛顿&相对论》则上演爱因斯坦“穿越”对话牛顿的奇趣交锋,将深奥相对论化为通俗剧情,引发全场惊叹。科学与艺术的碰撞,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科技魅力。
(互动游戏)
温馨瞬间,凝聚美好
活动还贴心安排了亲子合影区,定格了无数灿烂笑脸。一位家长感慨:“平时工作忙,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开阔眼界,也让我们更贴近彼此。”
(部分家庭合影)
未来,上海软件中心将继续以科技为纽带,为职工家庭创造更多寓教于乐的精彩体验!星辰大海,我们下次再出发!
2025上海科技节专场活动暨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顺利举办
2025年5月22日下午,上海科技节专场活动暨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上海软件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DeepFake深度伪造”与“数据安全防护”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科普探秘活动解密DeepFake的奥秘,同时化身“数据安全小卫士”,理解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逻辑,帮助观众识别生活场景中的潜在风险。
1.真假难辨?解密DeepFake的奥秘!
人工智能团队的李翔工程师向大家深入介绍了当前备受关注的“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带领听众了解这一人工智能前沿应用背后的原理与潜在风险。
本次科普讲座围绕“什么是DeepFake”“DeepFake应用场景”“DeepFake安全风险”以及“DeepFake的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DeepFake的基本概念,帮助大家了解其技术背景,并展示了当前通过深度学习手段所生成的高度逼真图像与视频效果。随后,对DeepFake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并指出其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如隐私泄露、虚假信息传播与舆论操控等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例分享了多种应对DeepFake的检测技术与应对策略,包括伪造内容的检测方法、肉眼识别小技巧等,并呼吁大家在人工智能信息传播日益复杂的今天,警惕“真相”,守护”真实”,共同守护数字时代的真实世界。
2.数据安全小卫士:全生命周期守护行动
数据安全团队的黄蓓蕾工程师以“数据生命周期”为主线,拆解七大风险环节:收集环节剖析“滴滴”案例,倡导“功能需要什么,权限就给什么”;存储环节演示云端相册加密技巧,指导家长对身份证、户口本等敏感照片设置“数字保险箱”;传输环节通过咖啡厅公共WiFi场景,揭示支付数据裸奔风险;删除环节则以二手手机仅恢复出厂设置为例,警醒公众“恢复出厂≠彻底清除”,需配合加密擦除工具阻断隐私泄露。针对家庭高频场景,以智能家居、儿童教育App为案例,提供防护法:关闭摄像头远程访问、教育平台注册使用虚拟身份。
本次活动贴近科技热点,让观众不仅揭开了DeepFake技术的神秘面纱,更以“数据安全小卫士”的身份,从数据收集到删除全生命周期构筑防护网。本次活动让科技安全意识扎根在每一段数字生活轨迹中,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人与我们共同守护清朗数字生态——因为每一次理性点击,都是对创新与安全的郑重回答。
上海软件中心参与首届长三角人工智能与医疗大健康创新应用大会并获“长三角智慧医疗健康产业优秀案例”
2025年5月27日,由闵行区颛桥镇人民政府,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医疗服务专委会、养老服务专委会,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AI赋能医疗,拓界健康生态"首届长三角人工智能与医疗大健康创新应用大会在闵行区大零号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产业、学术、医疗等领域的500余位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医疗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的“医学多模态大模型系统测评解决方案”在大会上荣获“长三角智慧医疗健康产业优秀案例”。
该案例中,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为检测某市三甲医院研发的医学多模态大模型系统功能完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对系统进行了全方位测试与验证,分析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设计覆盖多场景、多任务、多维度的医疗大模型测试用例,有效识别潜在缺陷并推动关键功能模块的优化,为其后续的临床部署和上线运行提供了客观、权威的质量依据。
被测系统为多模态大模型,不适宜用传统软件测试方法对其进行测评,除了验证系统性能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等传统指标,测评重点需关注多模态数据处理准确性、复杂场景对话流畅性、一致性、安全合规性等核心指标。
测评方案概述
被测系统主要处理医学领域多模态数据,此类数据往往涉及患者隐私,获取难度较高;医院不同科室文档、检验报告格式存在一定差异,测评数据需覆盖不同科室文档格式及异常情况;另外需确保系统输出符合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不会产生幻觉。综上所述,该系统测评难点主要为领域多模态测试数据复杂度高且获取难度大、场景适配复杂以及安全与合规要求高。
测评难点与方法
1.全场景、多模态测评
测评团队从GMAI-MMBench等医疗多模态大模型测评基准中获取数据,使用自研大模型测评工具箱进行数据增广,针对多模态医学文档智能识别、字段结构化抽取、多模态医学数据分析及交互、异常检测及健康建议生成等功能设计差异化测试场景,采用准确率、召回率、F1值、工具箱自动测评与人机协同打分等指标和方法进行全场景、多模态的测评。
2.多智能体协作的幻觉挖掘测评
测评团队采用多智能体协作的幻觉挖掘测评方法,由自然语言处理专家、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专家、统计和信息科学专家智能体从不同维度对幻觉问题和被测系统回答进行评估,实现自动化幻觉测评并生成报告,确保系统安全合规。
多智能体协作的幻觉挖掘测评
该方案测评工作遵循了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45288.2-2025《人工智能大模型第2部分:评测指标与方法》,推动大模型测评标准应用落地,并将其在医疗领域进一步推广;测评体系及标准化方案可应用至其他医疗细分领域,为全国医疗AI规范化的测评提供技术范本。
该方案建立了医疗领域多模态测试数据体系,实现了全场景、多模态的测评,验证了智能体协作测评的可靠性,可保证所验证通过的医疗大模型系统诊疗准确性、安全合规性,赋能基层医院精准诊疗,提升用户信任度。
后续,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也将继续深化大模型测评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垂直领域测试数据体系构建、智能化测评工具链研发及智能体测试方法论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1.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3号,沪ICP备14033306号-25